受益良多/飼養梅花鹿 農民走上創匯致富路

人參、貂皮、鹿茸被稱為「東北三寶」。有着300年養殖梅花鹿歷史的雙陽區,養殖梅花鹿已成為讓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鎖匙」。規模化梅花鹿養殖、打造中華藥種植基地,實現做大做強產業同時,也成為農民創匯致富路徑。
「要想富,就養鹿。」營業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雙陽區鹿鄉鎮的鮮茸交易市場,專業經銷戶近200戶,年客流量超千萬人次,銷售網絡延伸到國際市場,是中國最大的鹿產品集散地和批發交易中心。
據畜牧行業數據統計,2021年,吉林省梅花鹿飼養量60萬隻,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我現在運行的是『種養加』模式,種植土地2600多畝,梅花鹿鹿茸能產六七噸左右。」佳盛麟種鹿科技鹿場場主李占洋表示:「從6頭鹿開始養起,養到現在1000餘頭,預計3年能達到萬頭。」李占洋介紹,自己已經養了37年鹿,如今已經形成規模,能帶動100餘家農戶致富。
種植中草藥 人均增收2萬
規模化的梅花鹿養殖可增加周圍農戶的收入。吉林省東豐縣文福種鹿場場長朱永輝表示:「每養殖1000頭梅花鹿,我們每年僱用周邊農民、購入農戶玉米、草料等飼料等需要投入約300萬元(人民幣,下同),這些投入實際上是讓周邊農民受益,對他們致富來說具有很大的帶動和推動作用。」
「自草藥基地建設以來,村上有11戶村民參與種植中草藥,現在每戶每年能增收5萬元,人均增收約2萬元,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左家鎮于家村村書記葉曉東說。
據悉,左家鎮除于家村外,目前已有11個村因種植中藥材實現致富,鎮上中草藥種植面積已達2000餘畝,涵蓋林下參、沙棘果等21個品種,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2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