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閒話】買米舊事

  青 絲

  宋人曾敏行的《獨醒雜志》記有一趣事:北宋奸相蔡京有一天問幾個孫子,你們每天吃飯,知道米是從哪裏來的嗎?其中一個孫子答,是從石臼裏來的。另一個孫子說是從草袋子裏來的。譏諷自幼過着優裕生活的膏粱子弟不稼不穡,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具備。今人買米多是去超市,或讓熟悉的小販把米送到家裏,數十年前須到國營糧店買米的經歷,也正在成為一段被淡忘的歷史,新生代亦大多不知道曾有過這樣的城市故事。

  過去實行計劃經濟,城市人口每月有糧食定額,小孩每月26斤,上了初中後按成年人標準增至30斤。人們每月要攜帶糧卡、糧票和錢,準備好容器到附近的國營糧店買米。以前各地的糧店,結構基本都一樣,收款櫃枱位於糧店一角,營業員坐在高高的木櫃枱裏,頭頂上方有一根貫穿整個店堂、掛着無數鐵夾子的鐵絲。顧客把糧卡、糧票和錢交給營業員,糧卡會被蓋一個小章,標註本月的糧食定額已被購買。

  接下來,營業員把一塊用紅漆寫有數字的小竹牌交給顧客,再把另一塊相對應的竹牌夾到頭頂的一個鐵夾子上,用一根小木棒用力一撥,「嘩啦」一響,鐵夾便順着鐵絲滑到了另一端——秤米的櫃枱。這兩塊竹牌就相當於古代的虎符,只有上面的信息能對應上,顧客才能領到米。

  貯米的倉房是用管道與秤米的櫃枱相連,管道下方放置一台磅秤,用一隻白鐵皮米斗作為秤盤。營業員根據顧客的購買數量往磅秤上放好秤砣,然後扯動一根繩子啟動出米閘口,手上的力度輕重,可以控制出米量。大米從閘口傾瀉而下,揚起一陣白色的粉塵,整個糧店內瞬時瀰漫着一股很好聞的大米清香。眼看分量接近了,鬆開手,閘口便關閉起來,多了少了,再用一隻碗補入或舀出。

  顧客這時候就要用帶來的布袋或桶做好接米的準備。水泥櫃枱外側的中部有一個出米的洞孔,鑲有一塊半圓形白鐵皮。洞孔下方的地面,還鑿有一個三四十公分深的圓坑。這都是很人性化的便民設計,半圓的鐵皮可便於顧客套入袋口接米,地面的圓坑是防備顧客在接米過程中,不慎把米灑潑了,米粒也仍聚攏在圓坑裏,方便收拾,不致浪費。

  到今天也許有人會問,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忘了也就忘了,對社會發展又沒有影響,有什麼相干呢?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歷史系教授托馬斯迪克森(Thomas Dixon)詮釋歷史的意義,認為人們溯源某一事物的歷史,其實是在嘗試說明同一個深藏於彼此腦海中的概念,如果有一天失去了這些相同的概念,人們會發現不能再按照祖先的方式去感受任何事物——這就是每一個生活細節、每一段歷史都值得去書寫記錄,以備後人鈎沉探尋本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