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跨境家庭須換證或補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金文博)香港明天實行與內地首階段復常通關,根據有關安排,於春節後,跨境學童無須在過關前進行網上預約,即可每日從內地往返香港參與面授課堂。有機構昨日發表跨境學童及家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逾九成受訪者表示,在政策和交通配套許可下,會安排學童每天跨境上學,但很多家長對具體細節感到迷惘;近七成跨境家庭指須換領或補領證件,主要涉及兒童身份證及家長的通行證。調查機構建議,特區政府盡快落實並公布更多具體資訊,讓家長與學生能盡早作出安排,同時考慮為跨境家庭提供特別安排,如集體辦領證件事宜,方便跨境家庭處理孩子的上學問題。

  服務跨境家庭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於去年底至今年初向受助跨境學生及家庭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對復常通關安排的意見。在1,013份有效問卷中,逾九成受訪者表示,在政策和交通配套許可下會安排學童每天跨境上學,但有超過三成人會使用的羅湖口岸尚未重開,家長希望兩地政府盡快安排開放所有口岸,並確保現階段開放的口岸有足夠的配套設施。

  稱不清楚哪些跨境巴仍在營運

  同時,有家長反映不知道哪些跨境巴士仍在運營、各口岸到各區的交通路線、保姆車申請流程等,對上學的交通安排感到困惑,機構建議,當局協助校巴公司重新向跨境學童提供服務,並落實口岸交通安排和適時發布相關指引。

  機構指出,目前入境者仍需48小時內的陰性核酸檢測結果,此安排令跨境學童很難在復常通關後順利回校上課,希望兩地政府盡快落實便利入境政策。至於復常通關後,調查發現分別有逾七成及逾五成家長擔憂子女學習進度落後及社交能力不足,逾五成人則期望,子女回港上學後能得到適應方面的協助,亦有五成家長希望得到更多香港升學資訊。

  疫情下,跨境學生長期只能接受網課影響學業及社交,部分家長為讓孩子能回校上實體課,花費額外開支暫時與子女搬到香港居住。雖然通關為他們帶來回家在望的曙光,但不少人對細節落實仍持觀望態度。

  家長褚女士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疫前常用的羅湖口岸未開通,加上學童核酸檢測安排未有定案,暫不考慮搬回深圳讓兒子恢復每天跨境上學。

  另一名跨境生家長陳女士亦指,目前跨境交通路線尚未清楚掌握,為免兒子舟車勞頓及增加感染風險,傾向繼續留港居住,確保孩子能順利回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