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難圓「科學超級大國夢」


◆英國科企行政總裁桑格拉指初創企業無奈須向財力雄厚的海外投資者出售產品。 資料圖片
◆英國科企行政總裁桑格拉指初創企業無奈須向財力雄厚的海外投資者出售產品。 資料圖片

  斥逾9000億提振生命科學產業 惟融資困難人才基建不足

  英國政府計劃斥資980億英鎊(約9,070億港元)提振生命科學產業,但持續融資困難、缺乏人才和基建不足等,都窒礙英國發這「科學超級大國夢」。

  根據財政大臣亨特在秋季宣布的計劃,生命科學產業將是英國經濟增長的支柱之一。科學、研究和創新大臣弗里曼向《金融時報》表示,政府的「使命」是將英國從一個「學術大國轉變為一個科學超級大國」。不過,牛津科學企業行政總裁多曼迪表示,「英國非常擅長創辦公司,只是不知道我們能否建立產業。」

  擅創辦公司 建產業成疑

  牛津大學醫學欽定教授貝爾則憂慮英國未能抓住機遇,貝爾有份協助開發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並撰寫了2017年生命科學產業戰略,呼籲政府支持「登月」計劃。他指「在歐盟,我們有很多衍生企業,目前大多數產品處於早期開發階段,問題是為何我們沒有一個像波士頓或三藩市級別的產業群?」他指的是美國生命科學中心。

  投資公司牛津科學企業前行政總裁多曼迪表示,英國知道如何發展公司,但還不清楚它是否能夠建立產業。「如果你把牛津、劍橋和倫敦的所有公司加起來,數量可能幾乎與波士頓相若,但就市值而言,它只是一個零頭。」把小型初創企業擴大到市值數十億美元的獨角獸的挑戰是多方面的,需要結合長期投資、人才供應以至基礎設施等等,例如實驗室、學校和住房。業內人士表示,英國可採取更多措施以建立可持續生態系統,但政府在上一份財政預算中縮減研發稅收抵免計劃,卻受到一直依賴這計劃的生物技術行業指責。

  「英如全球低成本科技糖果店」

  多曼迪表示,現時太多英國初創企業剛開始有可靠收入就急急被出售。他把英國形容為全球低成本的「科技糖果店」,這些公司往往被美國和亞洲企業以數億美元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行政總裁霍格特說:「我們有很多創業燃料,但我們沒有開動引擎。」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行政總裁桑格拉指出,初創企業面對巨大財政壓力,須向財力雄厚的海外投資者出售產品。該公司在倫敦上市,價值20億英鎊(約185億港元),其脫氧核糖核酸(DNA)測序技術被用於包括臨床診斷、流行病學和食品安全在內等眾多領域的分子水準感測器。

  桑格拉表示,2007年劍橋的基因測序公司Solexa以6億美元(約46.9億港元)出售給美國公司Illumina。這宗出售個案被廣泛譽為業內的巨大勝利,但對桑格拉和他的首席技術官布朗(曾幫助建立Solexa)來說,這是一次出賣。他回憶說:「這感覺就像一個探礦者在剛挖到金子後就把他的土地給了別人。」桑格拉承認,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他形容從衍生公司到成熟公司的飛躍像穿越沙漠。在早期和後期階段籌集資金很容易,困難的部分是填補這中間的空白。

  金絲雀碼頭集團行政總裁肖比·汗表示,其願景是在金絲雀碼頭建立生命科學園區。但他補充說,英國不能依賴過去的成功。「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所有公司可以選擇去倫敦、波士頓、新加坡或任何地方。這是一場全球人才競爭。」

  英國能否產生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產業產群,就像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在金融服務業所做的那樣,將取決於能否聚集足夠多的人力和金融資本,以及實現成為真正科學超級大國的雄心所需的物質基礎設施。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