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戲】宋代豬肉本賤物 東坡精研成珍味

◆ 傳說東坡肉是蘇東坡發明。 資料圖片
◆ 傳說東坡肉是蘇東坡發明。 資料圖片

  我教的學生都知道我特別喜歡蘇東坡,不光是因為他的詩詞,也不只因為他的書畫,更重要的是東坡也是一名出色的「吃貨」。所謂「出色」,是指他會吃也會做,會說也會寫。不懂得烹飪的「吃貨」,是永遠搞不清楚五味組成的密碼,說是「瞎子摸象」也不為過;反之,會煮食的,因為清楚五味之源,了解每樣食材的原味,故能掌握味道協奏的藝術。當然,東坡「可怕」之處不只如此——他的學問太好了,做什麼都刨根究底,連做道菜都能做到極致(或者是「吹」到極致),多可怕啊!

  或者因為東坡是吃貨界「世一」,所以後世的美食總愛以他命名。我在Google隨便一翻,就能找出最少60種以「東坡」為名的菜式。當然,「東坡菜」的王者,必然非「東坡肉」莫屬。

  陳師道《後山談叢》曾說過「御廚不登彘肉」,即是說皇帝是不會煮豬肉的。事實上,宋人基本也不吃牛肉,因為牛是用來耕田,宋人對牠格外珍視。於是,宋朝皇帝便定下家法,告知後世子孫:「御廚止用羊肉」(《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百八十),這個「止」字不是說不能,而是「只」的意思。

  本來,不吃豬肉也罷,但宋人偏偏對豬肉誤會殊深。宋代名臣范祖禹曾告訴蘇東坡吃豬肉會「發風」,不能吃。當然,東坡是沒有理睬他。

  正因為人人都不吃豬肉,所以豬在北宋絕對稱得上「窮人恩物」。根據當時的物價折算,1匹馬可以換到50頭豬。作為被貶黃州的窮官員,東坡怎能不愛死牠。於是,他千方百計把「下賤如泥」的豬肉變成人間美食,「東坡肉」也是這樣而來。

  東坡有一首《豬肉頌》是這樣寫的:「淨洗鐺,少着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換成今日的語言,大概就是說:洗淨鍋子,放少許水,用「文火」燜燒,只要火候一足,自然美味。

  《豬肉頌》自然是好詩,但它只告訴了我們訣竅,卻沒有清楚說明步驟。按入廚多年的我理解,「慢煮」固然是重點,因為只有足夠的火候,才能把豬肉炆到軟腍,用四川語說就是「耙了」。這時候,豬肉的肥膘位置應該是「化了」,箸子一夾就散。

  雖然東坡沒有特別提及調味料,但是我猜他用的調味料並不複雜,是家裏日常習見,所以不特別去提。估計,這大概是用醬油(宋代已有醬油,《山家清供》已有醬油入饌)、薑、葱、糖和黃酒。這些都是宋代可見的調料。雖然它們貌似尋常,但薑、葱、酒正好把豬肉的臊味壓下去,而糖只要炒成「糖色」,就可以把豬肉染成深紅色,增添食慾。

  最後,用慢火把豬肉燜爛,然後轉大火收汁,醬油與豬油交集產生的焦香,正是「少着水」的精髓。

  雖然,東坡肉是不是東坡發明的,今日已無從稽考,但這樣的一道美食,能夠寄生於如此的「吃貨」,應該也算是「寶劍配英雄」吧!

  ◆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科目,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

  逢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