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鏡/有序通關考功夫\蔡樹文
特區政府盡力爭取最早1月8日與內地首階段通關,初期將設人數限額。關於人數安排涉及的人數上限,坊間有不同說法。
綜合不同消息,關於人數限制主要有兩方面特點,首先是高鐵、飛機、船、跨境巴士等,管控較方便。這類跨境交通工具本身已經有座位限制,無票不可能登車,不可能發生超載情況,乘坐人數在控制之內。
其次是陸路口岸,這包括依靠鐵路的落馬洲口岸,及以巴士運送乘客為主的深圳灣口岸、皇岡口岸、蓮塘口岸等。這類型口岸的人流管控較複雜,亦最容易引起混亂及爭拗。背後涉及旅客如何獲取過境的「通行證」,以及邊境口岸工作人員如何核實過境旅客「通行證」?是用抽籤方式,還是先到先得模式?現實是,無論採取什麼樣的獲取「通行證」模式,總會帶來某些不便而引起個別人士不滿。
實施限制過境人數的有序通關措施,是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如何將規限過境人流的措施做到簡單、方便、快捷?減少不必要爭拗,需要政府及各相關機構緊密合作,設立應變機制,實現真正的有序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