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直擊/急症室告急 苦等12小時 醫管局籲輕症轉看私醫
新冠疫情持續,加上流感高峰夾擊,新年公眾假期結束後,多間公立醫院急症室「迫爆」,一度有病人在急症室苦等12小時。大公報記者昨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東區醫院的急症室實地觀察,有長者昨午因腳患獲轉介睇急症,但求診後等了逾六小時仍未獲安排上病房,為減少去廁所,連水都不敢多喝一口;有骨折患者到急症室求診,忍痛等候治療。
醫院管理局表示,近期每日逾4000病人求診,每日入院個案亦多達逾千個,預料近日前往急症室求診人數仍會飆升,呼籲輕症患者考慮向私醫求診,或使用遙距診症服務。\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曾敏捷(文) 賀仁(圖)
醫管局網頁昨日顯示,六間醫院急症室的等候時間,在昨日上午一度達到8小時上限,包括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威爾斯醫院、聯合醫院、東區醫院及北區醫院,情況直至下午較後時間才陸續改善。醫管局急症醫院內科病床整體住用率,昨日飆升至120%的高位。
「不知何時可上病房」
記者昨日下午約四時半在伊院直擊,急症室近30個座位和15張臨時病床,基本上被佔滿,求診者大多是長者。莫小姐因骨折獲醫生轉介,昨日到急症室求醫,她說,之前曾因摔傷看急症,當時四個多小時已做完檢查、打石膏和取藥,但今日等了逾一小時仍未獲處理,她慨嘆到急症室求診彷彿是「要看時辰八字」。王同學因腳部拉傷,獲私家醫生轉介到伊院急症室求醫,他告訴記者,昨日做完初步檢查後,等了三個多小時仍未獲進一步安排。
梁婆婆早前換了人工膝蓋,昨日到油麻地診所看醫生,獲轉介看急症,中午到了急症室,約一個小時後完成抽血和照超聲波等檢查,之後就躺在急症室的病床上等待上病房,未料一等就是六個多小時,「不能去廁所,整個下午水都不敢多喝」。
東區醫院急症室的嚴峻情況,昨天全日未見明顯改善,截至昨晚近十時,輪候時間仍超過六小時。大公報記者昨晚九時許在現場所見,急症室約40個座位中,病人坐滿三分一。等候求診的劉伯伯說,因感冒到來求診,由下午五時等到九時半,仍未見到醫生,他無奈地說,「患者不算多,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等這麼長時間」。
陪同丈夫看症的王太表示,丈夫患有心臟病,身體不適經救護車送院,下午約三時四十分已到達急症室,一個多小時已完成各項檢查,但在急症室等了逾五小時,仍未獲安排上房,兩人直至晚上七時多,才吃到昨天的第一餐,「問姑娘幾時可以上房,她說『昨日要等24小時,今日就不清楚』」。
每日逾4000人求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昨天上午在電台節目表示,近期每日有逾4000名病人求診,不少是重症、長者或長期病患,每日逾千名病人入院,在急症室需輪候六至八小時。他指出,據過去經驗,長假期後往急症室求診人數仍會飆升,未來數日是關鍵時期,呼籲輕症病人考慮到私家診所或私家醫院求診,或使用遙距診症服務。他又提到,留意到近日求診病人當中,新冠患者略多於非新冠患者,相信與社交距離措施改變有關,但認為屬「復常方向」。當局已不斷提升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的服務量,但會預留一半名額予高風險患者。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副局長李夏茵昨日到伊利沙伯醫院視察運作。盧寵茂表示,希望病人體諒現時等候時間較長的情況,亦呼籲病情較輕者包括新冠患者,可到普通科門診或向私家醫生求醫,讓醫院集中資源治療病情較嚴重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