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追擊/食肆趁鬆綁霸道 食客馬路打邊爐

抗疫措施鬆綁,香港穩步復常,但不少人忘卻爆疫教訓,防疫意識鬆懈,令人擔憂!大公報記者近日連續多晚,到九龍、新界等多區的阻街黑點觀察,發現食肆「霸道」營業情況非常嚴重,有「食街」十分誇張,筵開近百席擺滿行人路,有食店甚至把枱擺出馬路的影線,客人挨着車輛旁大吃大喝打邊爐(吃火鍋),漠視安全。
這些街頭晚宴夜夜笙歌,食客高談闊論,不但影響環境衞生,更造成嚴重的噪音及阻街問題,附近居民飽受困擾。有小朋友跑過時撞到枱角,頭破血流入院求醫。街坊、議員均希望當局加強執法,還路於民,還街坊宜居環境。\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蘇荣(文) 調查組(圖)
政府因應疫情緩和,取消對食肆的一些防疫規限後,食店夜市生意旺起來,與此同時,多區再現違規營業的情況,不少食肆把餐枱、椅櫈擺出行人路,晚晚門庭若市。食環署有派員巡查檢控,但部分食肆查完又開,罰款當交租。
小孩路過撞枱角 頭破血流
「呢度(二陂坊)每到夜晚都好似大排筵席,枱櫈霸晒條行人路,連行都行唔到,食客晚晚高談闊論,互碰啤酒樽,好嘈好雜。(食店)油煙好大、好臭,上個月我朋友有個六、七歲囝囝,跑過時撞到枱角,撞傷頭流血,要報警送院,店主最後賠了2000元湯藥費。唉!情況已持續好多年了,投訴都無用,平時帶小朋友經過要拖到好實,怕被佢哋撞傷或燙傷,真是離譜!」住在荃灣三陂坊多年的主婦鄭女士無奈地向記者說。
荃灣二陂坊、三陂坊食店是區內長期阻街營業的黑點,街坊已見慣不怪,雖常常向區議員及相關政府部門投訴,並有派員檢控,惟阻街情況依然。
此外,記者日前分別在晚市及宵夜時段,到彩虹牛池灣村、石硤尾街醫局街、油麻地、塘尾道亞皆老街交界、油塘欣榮街、荃灣二陂坊等多個黑點觀察,發現食肆霸馬路營業非常普遍,行人路擺滿枱櫈,座無虛席。
當中以荃灣的二坡坊、三陂坊情況最為嚴重,數十米長的人行道及橫巷內,擺滿50多張餐枱,多間食肆更在門外安裝了大太陽傘或帳篷。
在石硤尾街,有食店枱櫈擺滿整條行人路,行人被迫側身而過或走出馬路,有食店的「用餐區」甚至霸出馬路,食客與汽車相鄰而坐。深水埗李鄭屋邨的東京街,有茶餐廳門外擺了八張枱,食客高談闊論,煙蒂丟滿一地。油麻地廟街近永星里附近,近百張枱擺滿了行人專用區,場面墟冚。
在九龍灣啟業邨,有大牌檔為招呼客人,不斷向外擴張,不少枱櫈擺到垃圾站旁,甚至將12人大枱擺到50米外的屋邨樓底,難得食客竟能若無其事,懶理蒼蠅亂飛,照樣在此開餐。
馬路影線開十枱 漠視安全
新界區的街頭晚宴更誇張。在將軍澳坑口村口,有食店直接在行人路設置了整排帳篷,擺滿30多張枱,食客喝酒喧嘩,旁若無人。
屯門麒麟徑有不夜天食街之稱,食肆林立,擾民多年,是長期黑點。記者現場所見,不足百米的行人路旁擺滿50多張枱櫈,嘈雜不堪,有餐枱竟坐滿14人。裝載食材、堆滿餐具及枱布等雜物的餐車,雜亂地擺放路旁,衞生惡劣,暗渠和垃圾堆常常有老鼠亂竄。
同樣是阻街黑點的元朗建業街建業徑,數十米長的行人路旁一樣擺滿逾50張枱,食客高談闊論,滋擾居民。
在粉嶺聯和道,亦有食肆在行人路擺滿了10多張枱,更擴張至馬路影線,十多名食客在馬路上挨着車輛大吃大喝,漠視安全,令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