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後經濟衰退 英人悔之晚矣

  圖:2016年7月,大批民眾聚集在倫敦市中心,反對英國脫歐。\法新社
  圖:2016年7月,大批民眾聚集在倫敦市中心,反對英國脫歐。\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CNN、《衛報》、《獨立報》報道:英國民調機構Savanta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有65%的英國受訪者後悔脫歐,希望再舉行「入歐」公投。分析稱,很多人錯信政府,高估了英國脫歐帶來的潛在好處,越來越多人現在認為脫歐是個錯誤決定,導致英國在經濟、全球影響力等多個領域變得更糟。

  1日,英國民調機構Savanta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在英國脫離歐盟的兩年後,有65%的英國人認為應該再次舉行公投,決定是否重返歐盟,這一數字高於去年同期的55%。調查還發現,現在有54%的受訪者認為英國脫歐是「錯誤的決定」,高於去年的46%。

  英國民眾普遍認為,英國脫歐後的經濟實力、全球影響力以及控制本國邊境的能力都在惡化。這一問題促使更多選民轉而支持英國再次加入歐盟。Savanta公司的霍普金斯表示,很多人可能高估了英國脫歐的潛在好處,霍普金斯承認,重回歐盟也很難解決英國當前的經濟問題,「但民眾的看法很重要。」

  小企業退出歐盟市場

  兩年多以前,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簽署脫歐貿易協議時,得意洋洋地宣布英國退出歐盟後將「繁榮、充滿活力和自足」。約翰遜放言,脫歐協議將使英國能夠自由地在全球範圍內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向擁有4.5億消費者的歐盟市場繼續出口。但事實證明,英國經濟在脫歐後越變越差,如今的經濟規模在七國集團(G7)中墊底。

  雖然英國在2016年就投票決定脫離歐盟,但直到2020年12月24日才最終敲定「貿易與合作協議」(TCA),協議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它取消了大多數商品的關稅,但導入一系列非關稅壁壘,例如邊境管制、海關檢查、進口關稅以及動植物產品的衞生檢查。落在現實中,出口商難將貨物銷往僅有幾十公里路程的歐盟國家,蔬菜任其腐爛,漁獲被扔回海裏。

  倫敦經濟學院估計,在脫歐第一年,英國出口到歐盟的產品種類減少30%,許多小型出口商乾脆退出歐盟市場。英國商會去年12月針對1168家企業進行調查,77%的企業表示,英國脫歐並未幫助它們增加銷售額或發展業務,超過半數表示難適應新的商品貿易規則。

  加劇生活成本危機

  智庫「歐洲改革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的18個月裏,英國的商品貿易額比留在歐盟時低7%,投資減少11%,GDP比原有水平少了5.5%,每年損失400億英鎊稅收。這個金額達到英國財相亨特於11月宣布的支出削減和增稅方案的四分之三。

  就進口而言,英國脫歐使部分進口食品變得更加昂貴,加劇了生活成本危機。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證實,自從與歐盟簽署TCA之後,與歐盟的商品和服務進出口都全面下降。與留在歐盟相比,英國脫歐將使英國的產出在15年內減少4%。從長遠來看,進出口將下降15%。

  另一個問題是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自脫歐以來,英國酒店業、餐飲業和農業等深陷用工荒。2019至2022年,約有近20萬外國勞工離開住宿及餐飲業勞動力市場。

  脫歐過程錯漏百出

  商定脫歐協議時,英國與歐盟的其中一大分歧是北愛爾蘭問題,雙方最終簽訂《北愛爾蘭議定書》,旨在讓北愛事實上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內,防止愛爾蘭島內部出現「硬邊界」。歐盟則堅持要求嚴查從英國其他地區進入北愛的貨物,擔心這些英國貨從愛爾蘭邊境流入歐盟,破壞歐盟標準。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日前表示,英國脫歐談判的過程中錯漏百出。瓦拉德卡稱,他曾多次與北愛爾蘭人交談,後者認為英國政府未經充分討論,將脫歐協議強加給北愛爾蘭,導致北愛爾蘭與英國其他地區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