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需求端政策釋放 內房料成黑馬\谷運通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大多數投資者心裏,2022年是艱難的一年,充斥着太多的無力和無奈。所幸,這一切終於過去。對於2023年,縱使地緣政治風險難除,但積極樂觀的力量逐漸湧現。港股首個交易日先跌後升企穩20000關,高低區間800多點,是好的開局,正好代表了正面的因素已經佔了上風。
全年來看,至少有兩大方向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是中國重開之後的經濟復甦之路,這不僅提升中資股估值,也為全球經濟注入動力,一切跟中國經濟密不可分的其他經濟體,均可受惠;二是美聯儲停止激進加息政策,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流動性擴大的預期,對成長股尤為有利。
新年期間,內地多個省市經歷了放開之後第一波高峰期,尤其是北京、四川等,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儘管疫情對經濟的擾動,還會持續一、二個月,但在疫情由高峰回落後,經濟活動會正常化。雖然美聯儲何時停止加息仍為時過早,但美國通脹拐點已經確認,2023年全球流動性拐點將過壓力峰值,對中國資產相對有利。如果美國通脹進一步下降且美聯儲放慢緊縮步伐,港股極有可能在3、4月重啟升浪。
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為看好的要數美資大行高盛,該行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認為,今年的增長動力主要將由投資轉向消費。在消費類別下,旅遊和娛樂等最受疫情限制的領域擁有最大的回升空間。不過,從一些亞洲經濟體放鬆疫情管控措施後的消費恢復情況看,在重新開放的第一個季度裏,韓國等一些經濟體的實際消費反而是下降的,到第二個季度才開始大幅度反彈,預計中國也將呈現類似情況。
行業層面,內房可能成為今年的黑馬。去年內地房地產市場全面走弱,拖累經濟,但隨着年底政策不斷優化,未來預期也會得到逐步改善。在現有供給側和融資端等「三支箭」政策基礎上,需求側政策有望在短期進一步釋放。
中金公司更預計,2023年地產銷售面積增速回升並轉為正增長,疊加當前商品房整體庫存不高,房價局部面臨上行壓力。
互聯網及醫藥業前景明朗
另外,要留意的行業包括互聯網和醫藥行業。互聯網和醫藥板塊在過去兩年,受政策壓制較大,導致基本面惡化,並成為調整幅度最大的板塊之一。不過,隨着政策預期出現邊際改善,加上疫情高峰過後對基本面的影響減弱,互聯網和醫藥中長期前景將逐步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