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視野/港每日排300億微膠粒 污染海洋
微塑膠、塑化劑污染無處不在。《大公報》上月推出有關微塑膠污染的專題報道後,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日前亦發表了本港6條主要的雨水渠,以及三間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微塑膠和塑化劑的調查分析,估算經污水廠每日排放到海洋的微塑膠最高可達268億粒,而經由雨水渠排入海的微塑膠,每日最高達32.1億粒。
研究團隊更首次發現本港雨水渠的排水中含有高濃度的塑化劑,一條渠最高每年可排放近30公斤的塑化劑入海洋,情況相當驚人,研究團體建議政府改進本港雨水及污水處理技術,以減少微塑膠及塑化劑對海洋的污染。\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有關研究由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政府渠務署合作完成,兩項科研成果分別發表於環境科學著名期刊 《Water Research》以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學術期刊上。
雨水渠排放塑化劑嚴重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在上月28日的視像新聞發布會表示:過去研究發現污水處理廠的排水是環境中微塑膠污染的主要來源。研究團隊分別在去年的旱季和雨季,有系統地監察3間具代表性的污水處理廠,以及覆蓋本港大部分地區的6處雨水渠排水中的微塑膠及塑化劑,進行環境調查。
結果顯示,即便有較高微塑膠去除率,污水廠依然是主要的微塑膠排放源,估算顯示全港污水廠每日排放44.8-268億粒微塑膠到海洋。6處雨水渠按每天排放量估算,可排放2.24-32.1億粒微塑膠。當中更在雨水渠的排水中首次發現含有高濃度的塑化劑,一條雨水渠每年排放的塑化劑高達29.4公斤,含量高於污水處理廠27.4公斤的排放量。
高級污水處理「除膠」效高
研究團隊針對微塑膠排放調查,包括❶香港不同處理技術的污水廠對微塑膠的去除情況;❷經污水廠處理後排出海洋的污水中的微塑膠排放量;❸比較「雨污分流」情況下,經雨水渠排出的微塑膠的排放量。
據該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張凱博士表示,研究監察及統計了3間擁有不同處理技術的污水廠以及6條雨水渠的排水中含有的微塑膠。
研究發現:
①越高級的污水處理程度,微塑膠的去除率越高。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的三級處理技術對微塑膠具有更高效的去除率。
②無論是旱季還是雨季,天水圍雨水渠的微塑膠濃度最高。
③總括而言,微塑膠在旱季的平均濃度高於雨季,但雨季排水中的微塑膠通量反高於旱季。
④全港污水廠每日排放44.8-268億粒微塑膠到海洋,比雨水渠的排放量為高。6處雨水渠每天可共排放2.24-32.1億粒微塑膠,證實雨水渠排放也是微塑膠污染的重要來源。
⑤體積較細的微塑膠在污水中佔多數,雨水中體積較大微塑膠在雨季有上升趨勢。
⑥微塑膠纖維是大多數污水樣本中的主要類型,不同的雨水渠有不同的類型:微塑膠纖維在屯門河、筲箕灣、葵涌的三條渠中佔主導地位,梧桐河、火炭和天水圍雨水渠的微塑膠片比例則高於微塑膠纖維。
⑦與世界其他研究結果相比,本港污水廠及雨水渠中排放的微塑膠數據,皆優於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