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商盼復常通關帶動生意

◆程永成
◆程永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本港出口前景陰霾未散,最新的2022年11月份出口貨值連跌7個月,按年跌24.1%,為近70年來的最大跌幅,也是歷來第七大跌幅,主因是受累歐美需求疲弱。展望2023年,本港出口商指出,就剛過去的聖誕及新年銷情來看,2023年歐美市道仍難有起色,寄望內地復常通關能帶動生意。

  美國聖誕銷售跌近兩成

  主力做歐美市場的香港眼鏡品牌BIG HORN,創辦人及設計總監程永成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剛過去的聖誕及新年銷情較以往「靜」,歐洲的銷售較2021年同期下跌約一成,美國市場更下跌近兩成,相信與早前北美地區出現暴雪,令經濟活動停頓有關。

  程永成提到,不少經濟學家都預告2023年環球經濟會步入衰退,美國未來12個月更接近「100%會陷入衰退」,他認為不明朗的經濟前景也令消費者在購物方面變得「無咁大膽」,美國市場其實早在2022年感恩節時銷情已經「麻麻哋」,雖然當地人習慣預支式消費,但在經濟衰退、加息等陰霾下都趨向審慎消費。

  他表示,「身邊一些朋友在北美居住,近月都不願消費,因大環境及氣氛都不太好。」一些打歐美市場的大牌子都會以低價作招徠,通常都會達到量增,但利潤率卻大幅降低,自己的品牌則不希望降低價格,因未來要加價會變得很困難。

  料最快4月出口有望改善

  經過三年的疫情煎熬,程永成坦言自己所在的眼鏡行業在2022年可用「不堪回首」來形容,一些同業相繼結業,但幸好自己公司的出口不算受太大打擊。他預計,本港出口在2023年首季都難望有大改善,現在期望內地接下來對外復常通關能帶動消費,估計最快2023年4月份的出口數字能見回升。

  程永成認為,「若內地在復常通關後疫情大反彈,以每人需5至9日康復期計,今年四五月中招的都中晒,屆時有群體免疫力後,疫情回穩,歐美等國相信會對內地開放入境措施,對當地經濟活動將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