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神人」「神獸」跨坑「科技合體」

◆這是考古學家用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合成的文物圖像。 網上圖片
◆這是考古學家用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合成的文物圖像。 網上圖片

◆3號「祭祀坑」銅頂尊跪坐人像。 網上圖片
◆3號「祭祀坑」銅頂尊跪坐人像。 網上圖片

◆8號「祭祀坑」神獸。網上圖片
◆8號「祭祀坑」神獸。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學家利用數字三維模型實現了三星堆3號「祭祀坑」銅頂尊跪坐人像與8號「祭祀坑」神獸的成功拼對。

  數字三維模型技術拼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這兩件銅器都是從三星堆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出土的,非常具有代表性。此次拼合作業中,工作人員充分利用了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創新了保護、研究文物的技術手段。

  「對文物進行掃描,然後利用三維模型在電腦上進行虛擬拼對,這個新方法不僅能避免現場挪動文物可能造成的損傷,還能保證數據精準,讓拼對研究更加便捷了。」冉宏林說。

  冉宏林告訴記者,8號「祭祀坑」神獸剛出土的時候,考古學家和文物保護專家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神獸尾巴部分有兩個凸起,其細節、尺寸與3號「祭祀坑」出土的銅頂尊跪坐人像相合。再結合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神壇上的神獸頂人、人頂尊的造型,判斷這兩件文物可以拼對在一起。

  未來用科技拼對復原更多文物

  此次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跨坑」成功拼對,說明3號「祭祀坑」和8號「祭祀坑」形成年代大體一致。神獸是大地的代表,人是祭祀者,人頂尊代表着祭祀者對神和祖先祭祀的誠意。神獸頂人、人頂尊形象在三星堆的反覆出現,再現了三星堆古蜀祭祀場景,反映了古蜀人在祭祀活動中對世間萬物、天地宇宙的認識,同時也體現出中原文化和古蜀文化因素的融合。

  據了解,目前這件文物尚未完全復原,不少細節仍有待研究。有專家判斷,其主體上應該還有別的組成部分。未來考古學家將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對更多三星堆出土文物進行拼對復原。相關復原文物有望為公眾帶來更多驚喜,同時也有助於更精準地還原三星堆古國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