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日記】新年第一天的「多」與「少」

  2023年1月1日

  新年第一天的上午,正在陽台曬陽光的大兒子突然對我說,天上的飛機好多呀!二寶也跑過來,指着一架從小區樓頂掠過的飛機大喊「大飛機,大飛機!」

  我們居住在廣佛交界處,前往白雲機場降落的飛機,幾乎都是繞過廣州中心城區,在我們這個片區轉彎進入白雲機場。這三年,我們頭頂上這片天空,繞行飛機的多與寡,都和廣州疫情發展密切關聯。新年第一天飛機不間斷轟鳴的聲音,正是華南地區航班全面復工復產的號角。

  天上「飛」的多了,地上「行」的也多了。這一天,我們家時隔3個月再次進入大型購物中心。雖然人流量明顯不及去年國慶假期,但眼見店內導購員幾乎應付不來湧進來買衣服的消費者,可以確定商場已經開始恢復元氣。三雙鞋子、兩件褲子、一件毛衣……新年第一天,我們花費2,000元人民幣,也算是助力消費復甦。

  「這三個月,終於見到人了!」在廣州餐飲業創業的香港青年李凱榮,晒出了一張自家餐廳滿座的照片,感嘆人氣回歸。我留言「生意興隆」,他回覆說,要追回失去的3個月。

  要追回的何止3個月!這三年,餐飲業在疫情中首當其衝,一家家倒閉的餐廳後面,是一個個鎩羽而歸的創業者,和一眾丟失飯碗的打工人。他們急需「回血」,急需找回丟失的3年。

  新年第一天,有「多」,也有「少」。上周五我前往小區地下停車場,找了十多分鐘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角落停車位。而1日,當我再次前往停車場時,半數車位已經空出。看來,「陽康」後,大家都願意出行和旅遊,不再蟄伏了。

  醫院的發熱門診,前來就診的感染者也少了。來自廣州市衞健委的數據顯示,廣州發熱門診的日診量,已從高峰期的6萬人,下降到1.9萬人。

  相信假期的「多」和「少」,都和「信心」有關。距離春節還有20天,我們樂見這種向好的趨勢,期待迎接一個嶄新的春暖花開季。◆敖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