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後遺症埋伏 數億人失眠抑鬱

  2022年8月,網絡上一則名為《因為疫情和遠嫁的原因,父親去世時沒能送終,我因此得抑鬱症!》的貼文,牽動人心。文中主人公從山東菏澤嫁到浙江金華,5年前母親去世致其患上抑鬱症,今年父親去世因疫情沒能送終,抑鬱症再次爆發。「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莫名其妙地流眼淚,後來工作都辭掉了。」小蟲(化名)告訴記者,時至今日,她的情況都不是很樂觀,一場疫情災難,對人的摧毀不僅僅在肉體上,還有心理上的,和家庭關係上的。

  事實上,與小蟲有着相似經歷的人還有許多,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於2022年6月發表的一項報告顯示,僅在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抑鬱和焦慮症就增加了25%以上。至今全球新增已超7000萬抑鬱症患者,9000萬焦慮症患者,數億人出現失眠障礙問題。

  由此可見,即使當地新冠流行的高峰過去了,但精神健康問題仍會持續很長時間。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馬秀琴告訴記者,有一部分心理問題的患者,是由於曾經感染新冠而引起的,其中34%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六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各種精神和神經疾病,包括焦慮症、物質濫用、失眠、甚至腦出血、中風。而更多遭受精神問題的人,則源於各項新冠防控措施帶來的社交隔離、因封鎖帶來的經濟方面的壓力、和家人長期困在家中造成的衝突、以及對於感染新冠的恐懼。

  「如何療癒三年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心理後遺症,同時應對新的抗疫形勢帶來的新的心理挑戰,成了大部分心理工作者所關心的重點。」馬秀琴說:「我曾經接待過一位新冠康復後的病人,身體雖已無任何病症,多次核酸檢測結果也為陰性,但心裏仍有不少問題沒有解開,他認為是自己讓周圍的朋友感染,為此感到自責內疚,治療中一度落淚,抽煙,坐立難安,情緒數度失控。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心理問題,遠比想像中的更為嚴峻,我們需要向他們傾斜更多社會資源,比如現已有很多心理熱線或遠程心理諮詢去幫助這類人群,給他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