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從英女王逝世看香港的「去殖化」\李繼亭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引起世界各地的關注。在香港,一些人到英駐港總領館外排隊弔唁,館外還有些人買來鮮花月餅致祭,極個別人甚至單膝跪地「如喪考妣」。反華媒體對此大作文章,聲稱「反映了港人懷念英殖民統治」云云。事實上,有上述言行的只是極少數人,絕不代表香港社會,而反華媒體顯然也是在進行另類政治宣傳,然而這一現象仍然值得關注,因為它說明了香港還有一部分人抱有根深蒂固的「戀殖心態」,香港的「去殖民化」還有不少工作要切實推進。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上周五(9日)下半旗誌哀,一些人帶同鮮花前去悼念。一些外國媒體對此大做文章,稱「大批港人哀悼英女王」,還專門訪問市民稱「對英女王表示尊敬,感激她對香港的貢獻」;更引述「黃絲」時事評論員稱,「英女王逝世勾起港人對英殖時期的緬懷,感慨香港今天變成這樣,特別是曾經建立的文明、人權、民主、自由都大幅倒退」云云。

  顯而易見,反中亂港分子以及反華媒體是在進行一場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意圖通過一些「黃絲」的反應以及相關報道,去編造港人對「殖民統治時期的美好回憶」,並以此來攻擊國安法實施之後的香港特區新局面。雖然寫的是英女王逝世,實際上是在替「殖民統治」洗白、為「愛國者治港」抹黑,可謂居心惡毒。

  反華媒體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

  事實上,前往英駐港總領館悼念的人雖然有,但根本談不上「反映香港社會心態」。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對此都是當作一宗普通新聞來看待,那些前往致哀的既有出於禮節性的,也有出自於簡單的對英女王的尊重,甚至有「追星」性質的。從本質上而言,一些人向英女王誌哀,反映的只是少部分香港市民的心態,絕不能代表香港社會主流。英女王早已不是港英管治時期的英女王,英國也早已不是1997年前的英國。反華媒體幻想的「港英遺民」佔香港社會主流,不過是可笑的自我意淫。

  但是,極少部分人至今仍然存在的「戀殖心態」卻值得關注。就像網上廣傳的那張「港青單膝跪地拜祭」的照片一樣,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香港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照片中的青年,不過二十出頭,很有可能是在九七年後出生,老一輩香港人受「殖民統治」教育影響而對英女王有感情,或還可以理解,這名青年又有何理由行此大禮拜祭?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回歸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完全接受了港英管治模式,沒有真正按照回歸後的憲制、法律及實際情況進行制度性更替,也就是進行「去殖化」工程,以至於從公務員、教育制度,到傳媒及社會生態,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漏洞。

  這名「單膝跪地」的青年,實際上和2019年黑色暴亂期間的暴青,有着類似的問題。黑暴期間,反中亂港分子囂張狂妄,除了鼓動「港獨」等分裂思想外,還進行所謂的「重歸英國」計劃。他們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絕食請願」,揮動英國國旗,唱着《天佑女王》,要求英國政府將香港重新納入「英聯邦」,讓香港居民擁有英國國民身份。這些暴青,正正是因為教育失當,且受反中亂港媒體的長期洗腦,一步步成為黑暴犧牲品。差別在於,有些人已經醒悟,但仍然有些人還沉醉於「大英帝國子民」的幻想中無法自拔。

  就以日前「羊村案」判決為例,幾名被告毫無悔意。其中兩名被告在個人陳述上,還繼續發表錯誤言論。例如首被告黎雯齡,不斷以所謂的「自由被限制」來替自己辯解。最離譜的要數次被告楊逸意,她在庭上極其囂張地稱:「我無後悔自己的選擇,唯一後悔的只是趕不及在被捕前出版更多繪本,或者對繪本的質素有更多執著」云云。

  一個是向英女王照片「單膝跪地」,一個是「後悔沒有荼毒更多兒童」,行為不同,本質是一樣的。正如前年有評論指出的:「『殖民管治』雖已湮沒,但『去殖民化』行動卻未能真正起步,原有制度不但保留,更被神化;而國民教育受壓而退、中國歷史課程更是自動放棄,『民族紐帶自斷,英殖陰魂長存』」。

  不斷完善制度做好「去殖」配套

  所幸,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及新選制的實踐,香港實現由亂到治,許多問題得到了有力糾正。例如,在教育方面,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而中一級起開始推行初中中國歷史科新課程,可以讓學生整全和有系統地認識國史國情。小學常識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是六個學習範疇之一,有助學生從小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這些都開了好頭,但法律與制度的完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仍然有許多配套工作有待特區政府落實。我們有信心隨着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極少部分人的「戀殖心態」將會得到糾正,而那名「單膝跪地」的青年和「羊村案」被告,也終將認識到自己的無知與幼稚。

  需要指出的是,「去殖民化」並非是一個意識形態色彩的名詞,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政治現象。而「去殖民化」並不代表要否定過去的一切,而是一個「揚棄」(aufheben)過程。所謂「揚棄」,即是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壞的一面,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舊事物內部積極、合理的因素,以及拋棄和否定舊事物內部消極的、喪失必然性的因素。香港要揚棄過去錯誤的做法,與時俱進地完善自身制度與機制。「去殖民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