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啟示錄/情緒與行為偏差溯源 讓兒童健康成長\香港精神健康議會 召集人

  圖:6.1兒童節將至,改善他們的福祉需要各方努力。
  圖:6.1兒童節將至,改善他們的福祉需要各方努力。

  香港人一般以4月4日為兒童節,更因接近清明節,不大受本地社會重視。其實內地還有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各處鄉村各處例,日子不重要,最要緊的是其中的意義——保護兒童,並確保他們有正常成長的機會。

  有一個「似是而非」(Paradox)但發人深省的問題,有孩子問父母:「為什麼你們未得到我的同意之前,就帶我來到這個世界?」這個問題當然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但是,父母要盡心盡力養育子女,必然責無旁貸。可惜的是,現實的情況絕不理想,因為世界各地的戰亂和災難,首當其衝者就是無力自保的兒童。他們在艱苦的日子成長,倖存的少數,身心都大受打擊,令人更心痛的是部分人竟變為「施虐者」,形成一個可悲的惡性循環。他們由「被虐者」,成為「施虐者」的「成魔之路」(精神病),是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所造成之外,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原因。上月,法庭裁定五歲稚女被生父和繼母虐殺而死,敲響警鐘,使社會突然關注兒童的福祉。

  家庭+學校+社會因素

  兒童的精神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先天遺傳和後天的情緒及行為偏差(Mood and Conduct Disorders)。先天性的遺傳精神病亦可區分為幾種:自閉症譜系障礙(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和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還有少數的早期思覺失調症。醫治這些病症都非常棘手,如果未能及早發現,對兒童的發展有嚴重的障礙,可貽害一生。

  近年來,香港上至大學,下及幼稚園,都出現了大批患有情緒和行為偏差的學童。他們出現的病徵直接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換句話,兒童染病的原因外在因素遠大於內在誘因。

  香港和世界所有現代化社會一樣,婦女生育率漸次下降,很多年輕夫婦生兒育女的意欲不高,最多是一個起兩個止;有些根本就決定永遠過「二人世界」。另外,本地離婚率也在世界前列,估計只有不足半數的夫婦能共偕白首,單親家庭的比例愈來愈高。香港的樓價高不可攀,使生活指數水漲船高,兩夫婦要一齊出外打拚,才能維持生計,成為普遍的現象,而中國傳統的家庭結構,在上述環境下,已分崩離析。

  親子關係疏離,何解?

  稍為幸運的兒童有外傭或祖父母照顧,而不少青少年便只能輾轉寄居在親友家中,甚至很早已經獨立自處。總言之,香港社會目前的親子關係,委實令持份者擔心。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日漸疏離,將責任完全推給學校承擔,這是極不理想的事實。學校的老師、社工和輔導員絕不能取代父母的地位,尤其是兒童在成長期出現的某些身心問題,一定要由家長處理,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

  部分兒童由於得不到適當的幫助,可能出現兩極性的偏差:一些會膽怯、內向、缺乏自信心,容易絕望抑鬱;另外一些會偏向以暴力解決問題,不滿現實,心中忿懣,或會誤入歧途。這兩類學童在學成績,大多數都落後於人,家長無暇處理,學校便無可奈何!外國有研究發現,上述兩類兒童較易患上精神病,特別是「頑固抑鬱症」(Resistant Depressive Disorder),現時的抗抑鬱藥對此療效不及一般的抑鬱症。

  香港的老人家一生勤懇,都希望頤養天年,未必喜歡含飴弄孫,所以要他們負擔照顧兒童,是不情之請,筆者有不少病人都因為難於推卻子女的請求,勉力而為,但力不從心,而衍生精神病。

  培育下一代成為社會的優秀接班人,促進人類的發展,是每一個成年人的義務,特別是身為父母者。當然,要改善兒童的身心發展,整個社會都有責任。不過,家庭教育必定處於首要的地位。香港的家長縱然工作多麼忙碌,如果認為親子關係至為重要,便一定能抽出充足的時間和兒女溝通,了解他們的困難,作出適當的鼓勵和援助,以克服青少年成長期必然發生的身心問題。大家不妨參考東晉名臣謝安的「教子方法」(《世說新語》)。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兒女的成長,因為模仿是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天性,人類則美稱之為「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