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飛雄/當變臉大師遇上叮噹


  圖:脫下面譜,韋飛雄是個活潑可愛的香港少女

  踏進香港這個文化大融爐,處處可見中西文化融和,香港「變臉」大師韋瑞群女兒韋飛雄將中國國粹「變臉」、與日本的「叮噹」(現稱多啦A夢)、「比卡超」和美國的「蜘蛛俠」融為一體,別樹一幟。

  今天憑着卡通變臉,韋飛雄在行內獲得認同,是全港最年輕的「變臉」大師,曾蔭權、董建華及何厚鏵等都曾看過韋飛雄的表演,她更與父親開辦表演公司,修補了與父親的關係。現在,韋飛雄就如叮噹主題曲中的「人人期望可達到……跳進美夢尋獲美好」一樣,向着人生目標邁進,「我以前是麵粉和奶油,今天是剛焗成的蛋糕,他朝希望能成為令人吃得開心的美食。」

  本報記者 周國良(文)

  蔡文豪(圖)

  在近日一個悼念四川地震的表演中,韋飛雄穿上啡色戲服,轉眼間便變了十八個面譜,文、武、丑生等面相一個個呈現觀眾眼前。正當觀眾屏息以待之時,韋飛雄變出了叮噹、蜘蛛俠、比卡超、HELLO KITTY等卡通造型,觀眾大感新奇,紛紛報以掌聲,「是這些掌聲,令我下定決心,在變臉藝術上發展。」

  八十年代出生的韋飛雄不諱言,在諸多創新的面譜中最愛叮噹,「我最想有叮噹的隨意門,讓我一開門便去到我想去的地方。」而韋飛雄的童年,雖不像叮噹友人大雄般被欺凌,但也是受盡磨煉,來港後父母離異、拾垃圾為生、會考零分,畢業後轉工如換畫,可說是「讀唔成書」的寫照。初入行表演變臉時,更是過着「日間侍應、夜間大師」的生活。

  雖然父親是香港「變臉」大師,但韋飛雄學習「變臉」可說是半途出家,「爸爸在南寧本是雜耍藝人,一直憧憬來香港。但初來港時,縱使身懷絕技,在港仍難以謀生,最差時曾要倒垃圾過活,及後更與母親離婚。」韋飛雄父親其後學成變臉,是首個識變臉的香港人,他仍認為在香港賣藝沒出息。至於韋飛雄小時候雖曾演出過電視劇《晴天雨天孩子天》,但從小父親也沒教過她半招,只想她將來做文人,「但我沒有讀書命,什麼中文英文書全都記不到,最後捱到中五,結果是會考零分收場。」

  雖然會考失敗,但韋飛雄不像大雄般指望叮噹打救。自知不是讀書材料的她,後來報讀了大一設計學院課程,但過不了電腦繪圖一關,成績只是平平。畢業後她也沒走設計道路,經親友介紹做了幾年記者,其後又轉了當辦公室文員、收銀員、侍應生,「(那時候)越做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在社會打滾了兩年,韋飛雄仍是一事無成,分開多年的父親此時竟成為她人生的叮噹,「那時父親與拍檔拆夥,便決定將畢生所學授我。」但因飛雄沒有任何劇藝底子,父親也沒法寶令女兒一步登天,開始時也不願傾囊相授,要她先打好根基,「父親要我用三、四個月到上海學京劇的身段與造手、川劇的吐火技巧,那時我日練夜練,較遺憾是我學藝太遲,骨架都硬了,學不成翻筋斗。」韋飛雄回港後,父親向她說了一句,「若能把這門國粹發揚光大,誰說女兒不如兒子?」到了○二年,韋飛雄終獲父親傳授這門絕活,○三年底還粉墨登場開始了「變臉」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