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 藉期權組合 拓展新藍圖


  圖:騰訊主席馬化騰

  騰訊(00700)一度被笑謔為「抄襲大王」、「互聯網公敵」,雖然不被同業認同,投資者卻十分看好該公司的前景,以致股價長升長有。身處冷暖之間,騰訊主席馬化騰似乎對公司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一方面是殘酷的同業競爭,以及行業已進入拐角位的挑戰;另方面是投資銀行的不斷利誘,在兩邊挾擊下,馬化騰為鎖定自己持股的利益,不惜來一次股價對賭。這場看似是「零和」的衍生工具遊戲中,表面上是隨着騰訊股價呈爆炸性的增長,令馬化騰被迫賤價沽貨,但同時他贏得的更多,因為痛定思痛,為騰迅掀開新的拓展藍圖。

  本報記者 李潔儀

  憑即時通訊軟件「QQ」一炮而紅,風靡網際網路的騰訊,上市後可謂風平浪靜,股價節節上升,往100元、200元的無障礙地上衝,成為一時佳話。不過,內地網絡遊戲市場像其他行業一樣,始終會由增長期走到成熟期,加上國家雷厲整頓網絡秩序,眼下步入增長放緩的行業,騰訊的風浪陸續湧現,「QQ之父」、騰訊主席馬化騰開始一連串的「私人理財計劃」。

  在整個對賭協議上,是一場「考眼光」的遊戲。這種鎖定利潤策略期權組合(Collar Option Strategy),顧名思義,是在股價波動造成的損失及利潤,限制在期權行使的範圍內,特色是投資者(馬化騰)向交易對手(投資銀行)沽出認購期權(Call Options),同時購入認沽期權(Put Options)。

  2008年6月10日,晉身藍籌行列的騰訊,股價出現短暫的爆升,馬化騰亦開始他的減持套現計劃,市場理解為「主席釋出看淡前景的訊號」,導致騰訊股價由高位反覆下挫。據了解,投資銀行2009年初拋出相關期權組合,馬化騰為鎖定利潤,毅然參與這場「賭大小」的遊戲。

  私人理財計劃悄悄地進行

  最初訂立的是兩年期合約,當時騰訊股價約55元,投行開出的行使價是67.806元,倘若期權到期時的正股股價超出67.806元,投行有權要求馬化騰行使認購期權,以67.806元沽出特定股數。同時,馬化騰所持的認沽期權,在沒有行使的誘因下,淪為廢紙。

  馬化騰悄悄地進行「私人理財計劃」,騰訊股價開始拾級而上,眼見股價上升將對有關期權不利,馬化騰在兩個月後,試水式的再簽一份為期僅一年的期權合約,當時騰訊股價約89.9元,今次的行使價為102.7元。倘若期權到期時,股價低於102.7元,馬化騰可以選擇不沽出認購權,簽約時的期權金亦可袋袋平安。

  始料不及的,是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爆炸性增長,推動騰訊業績及股價上升,為數500萬股、行使價102.7元的期權組合率先到2010年6月7日到期,當日騰訊股價高達146.9元,馬化騰只能按對手要求,以低於市價的七折,沽出股份。此時,市場醒覺,馬化騰的私人理想安排才踏入起步。

  接着5批期權陸續在今年3、4月到期,面對騰訊股價屢創新高,馬化騰亦難逃賤價沽貨的厄運。港交所資料顯示,馬化騰尚餘兩批期權,分別在8月29日及明年1月9日到期,合共593萬股,佔持股量0.32%,即使騰訊現價急跌一半,仍將高於行使價67.806元,換句話說,馬化騰極有可能被迫賤價行使餘下的期權。

  新股王騰訊高盛合作無間

  在眾多投資銀行中,騰訊與高盛可謂頗具淵源,市場人士透露,馬化騰參與的期權對賭,另一方極有可能是高盛。翻查紀錄,早在2004年騰訊上市時,便指定由高盛為上市顧問,及後委任高盛擔任承銷商兼上市保薦人。2005年時任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的劉熾平,獲馬化騰賞識,力邀加盟出任騰訊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投資及併購,為騰訊多年來出謀獻計,由高盛拋出期權方案亦不無理由,惟箇中只有當事人自知。

  騰訊2004年踏足香港資本市場,最初並不算為人所認識,更甚的是作為科網股,投資者對2000年科網爆破餘悸猶存,不過,在高盛連番唱好的推波助瀾下,騰訊股價長升長有,成為新一代「新股王」,騰訊創辦僅13年,至今市值已達4000億元,位列港股第七大。反觀,成立近半個世紀的新鴻基地產(00016)現時市值僅約3000億元。

  不過要數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值,騰訊的一哥地位,在業務增長放緩的勢頭下,被同業百度超越,竄改五年來的市場格局。今年3月23日,在美國上市的百度,以132.58美元(約1034港元)收市,市值達462.04億美元,超越當日市值約446億美元的騰訊,讓騰訊連續5年成為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頭銜,拱手讓予百度。

  騰訊基金闖進影視劇業務

  急速擴張的互聯網市場,為騰訊拓展其他範疇埋下伏筆。去年12月,馬化騰提出《關於互聯網未來的8條論網》,宣布騰訊進入為期6個月的戰略轉型期,走向完全的開放,把即時通訊、社交網及微博等產品串聯,令所謂的「關係鏈」立體化。

  今年初騰訊宣布成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投資額達50億元,市傳騰訊擬投資5億元發展影視劇製作業務,進軍影視,仿效其他網絡遊戲營運商,市傳其網上遊戲《尋仙》計劃改編成電影。今年初,與Groupon達成協議,合作發展團購領域。最近,先後入股華誼兄弟4.6%,拓展視頻網站,以及以近6.6億購入藝龍旅行網(Elong)16%股權。

  分析員指股價185元始合理

  事實上,今次期權對賭並無成敗可言,相反更可締造雙贏局面。試想想,假設在這場對賭上由馬化騰勝出,即騰訊股價要低於67.806元,馬化騰才不致於賤價沽貨,同時實現利潤保值的期望。不過,對馬化騰本身持有的騰訊股票,以至整間公司來說,可能是出現另一問題。

  BMI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認為,投資者已適應大股東的期權活動,故近期對股價的影響程度,已不及去年6月的第一次。不過他指出,騰訊面對盈利增長放緩,加上市盈率偏高,以及預算今年資本開支增加,故股價超越200元已偏貴,現價回落至185元才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