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陪葬軍服勳章首曝光


  圖:黎元洪陪葬的大勳章、十二章勳章及軍服首次亮相\本報攝

  【本報訊】今次展品彙集湖北、美國和香港等多地珍貴史料,既有全球首度曝光的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黎元洪陪葬軍服及勳章,也有孫中山親筆題寫的橫幅、武昌起義湖北軍政府十八星旗和革命步槍等,用文字和圖片重構起辛亥革命百年歷程。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包東波介紹,該館作為八個國家級博物館之一,二十多萬件館藏形成四大特色文物,辛亥革命文物正是其中一大鎮館特色。他透露,該館今年將舉行系列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活動,特別選擇香港作為活動第一站,精心籌備歷時半年之久。

  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包括三件首次面世的黎元洪陪葬軍服,以及北洋軍團首腦級官員佩戴的大勳章、十二章勳章。軍服繡有紅黃金線肩章、金龍領花和龍形紐扣,黎一生和新軍關係密切,他一九二八年在天津病逝,國民政府於一九三五年在武昌為他舉行國葬,這身軍服正是新軍制服,也是其陪葬品之一。文革期間,其墓遭到破壞,隨葬物品被湖北省博物館人員帶走,保存至今依然完好。

  另一件文物湖北軍政府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爆發後的湖北軍政府旗,以黑色九角與紅底,象徵以鐵血精神實現革命,十八顆圓星則象徵當時關內漢族居住的十八行省,當年原意要製作十八面,但革命已一觸即發,只製成十六面。今次來港展出的是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的唯一一面,過往極少公開展出,只在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紀念時曾在湖北展出。

  清末民初中國的自然風光、城市風貌、社會習俗和各行各業的寫照,於美國攝影師施塔福的相機中,留下珍貴記錄。他時任商務印書館攝影記者,得以踏足中國自由拍照,記錄下中國風土人情,亦有辛亥革命歷史片段。其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安德森說,相冊過往在世界多地展出,近幾年他專注將祖父拍攝的照片數碼化,今次在港以照片原件展出,是時隔大半個世紀後,首次回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