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昌:港融「一帶一路」多機遇


  圖:5月25日,香港服務業推廣活動在福州舉行   中新社

  □上世紀八十年代,他首次路過香港卻因問路而被人稱為「表叔」;九十年代香港回歸前後,作為外交部部長助理,他全程參與多項與回歸相關重要輔助工作;2003年,他成為外交部駐港公署第三任特派員。他就是原外交部駐港特派員楊文昌。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這位與港頗有淵源的資深外交官在京接受大公報專訪。談及香港發展潛力,楊文昌強調,未來香港一定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要和內地攜手走出去,擴大創新和服務範圍。

  從2003年被派駐香港,到2006年返回內地,楊文昌作為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在香港工作生活了三年時間,對香港這顆「東方明珠」留下了深厚感情。採訪中,他特別強調,「香港人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對同胞不能講太多官話,應該講實話,這是我做人的標準。」「我和你談的對香港的看法與建議,都是出於我的良心,是真心實意的。」「和對外國人不一樣,我們都是中國人。雖然香港和內地不盡相同,但我從來沒把香港人當外人。」

  「從來沒把港人當外人」

  楊文昌今年73歲,去年從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位置上退休。出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前,曾歷任中國駐新加坡特命全權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長等職。採訪中,談及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和潛力,楊文昌一字一句格外懇切,他表示,未來香港要積極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爭取把香港的服務業優勢融入到絲路沿線實體經濟發展中去。他並強調,服務業必須要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和工農業創新提供服務,要發揮新的服務功能。

  香港一直有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三大美稱。楊文昌認為,香港過去的一些傳統的服務業、金融業仍然會很重要,但是海運業需要隨着實體經濟的變化而變化,絲路沿線要修建大量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香港的金融、港口服務就有新的機會。他舉例說,「(現在)內地鋼鐵企業發展都已受到了限制,國家的發展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但如果你還想的是用海運拉鐵礦石賺錢,那你還能有利潤嗎?」

  港也須產業調整和升級

  近年來,內地一直在進行產業調整和升級。楊文昌建議,香港也必須進行產業調整。他說,這種調整要下大功夫,需要時間來進行,會經歷痛苦,也許會有一些人失業,但是調整好了,香港就可以進入發展新階段,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否則就可能遇到麻煩。

  「香港不能仍停留在十幾年前的舊思維裏,香港的服務業和金融業要為新的製造業服務。過去和現在,香港更多是為內地服務,並且在內地的發展過程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今天香港要與內地攜起手來,共同為歐亞大陸甚至非洲大陸的經濟發展服務,只有這樣香港才能有新的發展的機會。」楊文昌說。

  這位在港工作多年的前特派員強調,香港一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要擴大服務的範圍。他說,過去香港服務業機會很多,但現在內地也要走出去,香港也得跟着走出去,而且要和內地聯手走出去,這樣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才能夠找到更多的發展機遇。

  採訪最後,楊文昌深情祝願香港同胞能夠適應新形勢,繼續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