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睇病

  圖:時至今日,「老有所醫」已找到110名專業醫護人員加入
  圖:時至今日,「老有所醫」已找到110名專業醫護人員加入

  老有所醫

  人口老化,給社會帶來的最大沉重負擔,是醫療。

  他不是醫生,但有一個仁心,希望人人老有所醫。五年前開始,他四出找醫生和醫護人員組成一個團隊,免費為長者睇病。

  被人奚落,不要緊!說他妙想天開、痴人說夢,他也不介意。看盡人情冷暖,絲毫沒有動搖他的執著與堅持。

  五年後的今天,已有逾百位專業醫護人員加入團隊,有西醫、中醫、牙醫、護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他的職責是做配對。

  「老有所醫」創辦人招鎰安說:「一件啱嘅事,只要你堅持落去,一定做到!」

  大公報記者

  關據鈞(文) 凱 楊(圖)

  老有所醫慈善基金FB圖片

  從母親病逝說起……

  暖暖善心 換來冷嘲聲

  二○一五年某天,當時任職行政主任的招鎰安,天天如常打電話給母親。招的母親在加拿大居住,老人家對兒子說身體有點不適。

  沒多久,媽媽突然走了!

  「毫無先兆,病情惡化得很快。我記得,收到媽媽離開消息時,我要開會,因為是有公眾參與的會議,不能改期,也不能缺席。你想像一下,在當時的情況下,你仲要面對公眾,仲要工作,要壓抑自己嘅情緒,唔可以喊,仲要集中精神開會。」

  會後,上司問他是否家中發生了事,他如實相告。

  只要堅持 一定做得到

  隨後,他想了很多事,包括長者的未來。

  「我在想,香港有咁多長者,佢哋嘅晚年點過呢?佢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係佢哋係曾經不眠不休,努力剪線頭、穿膠花嘅人。佢哋為今日嘅香港貢獻,係令到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嘅開發者。但佢哋冇強積金,亦冇退休金。」

  「我可以搵一些醫生,為長者贈醫施藥嗎?」招鎰安跟朋友說出這個想法,沒想到一顆熱暖的善心,竟然換來冷嘲聲,有人笑他「大想頭」,有人笑他不了解醫療界,有人笑他「得閒得滯」……

  雖然被嘲笑,但他仍天真地安慰自己:「即係一件係啱嘅事,無理由無人支持你。你堅持落去,一定做到。」

  出錢又出力

  覓同路人 碰釘中成長

  招鎰安沒有氣餒,繼續尋找同路人,無論是相熟的、生疏的,他都一個一個去找、去問;當然,他不斷碰釘。

  終於,他成功游說到第一個願意免費為基層長者看病的醫生;然之後,又有第二個醫生加入;然之後,因為有了醫生圈子,這些醫生又找來其他醫生和醫護界專業好友加入。最終,他們更成功找到願意為長者贈醫施藥的人。

  不斷找人,不斷游說醫護界人士加入,團隊就不斷壯大。

  申慈善機構 搞足一年

  招鎰安不懂醫人,但他擅長做行政,有他的一套:他會找醫生,也會找有需要幫助的病人,「搵病人唔難,但要搵有需要嘅基層,就要搵機構協助。」

  於是,他又繼續不斷聯絡非政府機構和社福組織,商討合作。

  無人手,煩!無病人,煩!有病人,更煩!

  招鎰安解釋,「醫生出錢又出力。有些老人家窮,唔敢過海,義工醫生會貼錢叫車,接佢哋嚟睇症。」

  雖然付出一顆真心,招鎰安也曾遇上「騙子」,「話自己冇時間,不斷改期,最後先發現嗰位長者原來去咗廣州玩。」結果,他還要向醫生道歉和解釋。

  找到人手,連繫上受惠目標,「老有所醫慈善基金」啟動,專門服務六十五歲以上、申領綜援的長者。

  不過,另一個挑戰又降臨招鎰安的面前,因為基金要申請成為慈善機構,即所謂的「第八十八條」。「要準備大量文件,又要不斷同稅局聯絡、解釋,足足花咗一年先至成功申請到。」

  時至今日,「老有所醫」已找到一百一十名專業醫護人員加入,涵蓋近八成的專科,並能以最快一個星期內為獲轉介的病人提供服務,除了門診,也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上門診症、檢測,甚至進行小型手術,而且全部免費。

  「公立醫院資源十分有限,大家都知要排幾耐。我哋就係唔使佢哋等。最重要嘅係,畀你排到,要跟幾個科,你要去幾次醫院,但我哋就一次過同你做晒佢。」招鎰安說。

  為方便長者,他們有時會借用學校禮堂,一次過為約二百至三百名長者「睇病」。

  招鎰安謙虛地說,「我算不上感動人物,真正令人感動嘅,係唔收錢為長者服務嘅醫護。」

  醫生貼埋錢 真心感動

  「團隊中有啲醫生係喺醫療集團做嘢,佢哋診症係有成本,佢哋支付埋拆畀集團嘅藥費同行政費,貼錢做義工,仲要唔同我講。」

  「其實佢哋每為一個長者睇症,自己要出二百蚊畀公司。佢哋出力又出錢,先至令人感動!」招鎰安續說,「唔少醫護人員亦會長者支付費用,有啲長者要照磁力共振、驗血、驗其他指數,好多都係醫護幫長者畀埋錢,無同我講。」

  「老有所醫」運作至今超過五年,已成為同類型最大規模的醫療社福服務團隊之一。他現時面臨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妥善安排睇症,「我好感動,佢哋(醫生)好有心,但我要安排佢哋輪流睇症,唔可以集中喺某幾個人身上,但難度在於有時較多某一類病人,或某時候總會某啲醫生有時間。」

  五年來,聽盡冷嘲熱諷,他從不介懷,只介意曾送上冷言冷語的人,看到「老有所醫」今天的規模,態度急轉。「佢哋會同我講,我支持你呀,阿邊個邊個話想捐錢畀你。我會答:好呀!」表面上他講得輕鬆,內心其實十分難受,始終他把這些人看作朋友。

  下一站……

  痴人追夢 盼開老人院

  致力服務長者,招鎰安見慣生老病死!

  「我都知人會跌Watt,我唔怕面對,山地都搞掂晒。我同其他長者一樣,都係唔想自己成為後生嘅負擔。死咗?簡簡單單就可以喇,唔使乜嘢風光大葬。」他說得豁達。

  「老有所醫」上了軌道,招鎰安還想做得更多,他打算開辦一所老人院。

  行吓中環 當短途旅行

  「我希望嗰種老人院係好理想,我哋可以得閒帶佢哋去唔同地方行吓,可以去下中環,我知道好多長者其實無去過,佢哋早年喺廠做嘢,然後湊細路,再幫細路湊孫。我哋可以帶佢哋去戲院睇吓戲,有資源嘅話,仲希望可以帶佢哋去旅行,長途唔得嘅,就短途。佢哋真係辛苦咗一世人,好多嘢都仲未見過。」

  或許,對於某些人而言,這是痴人說夢話;但對於招鎰安,只要肯追夢,可能再一次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