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洞察|成思危與中國金融發展
6月11日,我們迎來了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際金融論壇(IFF)創始主席、中國風險投資之父、著名經濟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成思危先生誕辰90周年。轉眼間,先生離開我們已經10年了,但他在中國經濟與金融領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後人前行的道路,也深深鐫刻在每一位國際金融論壇成員的心中。
2025.06.16 11:47:59
IFF洞察|以創新與合作驅動可持續發展
格拉斯哥氣候周這一年度盛會自2016年創辦以來,始終以《格拉斯哥氣候公約》為根基,凝聚英國頂尖企業與學術界力量,致力於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化為實際行動,傳遞出「企業和城市引領可持續經濟轉型」的清晰信號。格拉斯哥大學將實現淨零目標作為重要使命,深度參與由英國研究與創新署資助的「GALLANT(格拉斯哥作為加速新變革的生活實驗室)」項目。研究團隊聚焦幫助城市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同時保障公眾健康、幸福與公平待遇。
2025.06.09 10:08:18
IFF洞察|把握關稅暫緩期 開拓新市場
日內瓦中美經貿會談結果出乎意料。會談後外貿爆倉成為焦點,美國客戶焦急,外貿商訂單不斷。此次中美達成暫時協定,貿易戰按下暫停鍵,但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2025.06.03 10:06:02
IFF洞察|全球貿易體系料走向碎片化
這是美國特朗普總統自4月2日推出全球「對等關稅」計劃以來,中美雙方在關稅方面最重要的緩和信號。
2025.05.24 08:00:00
IFF洞察|美調高關稅 自食苦果
自2025年初以來,特朗普政府2.0時期的中美關稅博弈呈現出愈發激烈且複雜的態勢,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和特朗普政府1.0時期的貿易博弈相比,2.0時期的貿易博弈的重要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意義上是國運之戰。
2025.05.19 14:18:25
IFF洞察|高水平對外開放 賦能企業綠色發展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選擇,正在為企業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這一進程並非簡單的政策疊加,而是通過制度創新、技術滲透、規則重構形成的系統性變革,其內在邏輯體現在三個維度的深度耦合。
2025.05.09 12:05:02
IFF洞察|特朗普難逆轉美清潔能源發展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隨即重啟其「能源優先」議程,試圖全面扭轉前任政府推動的氣候政策方向。從暫停海上風電審批,到凍結聯邦氣候撥款、動議廢除《通脹削減法案》(IRA),特朗普政府意在復興傳統能源,削弱對清潔能源的扶持。然而,事與願違,美國的清潔能源經濟不僅未被打亂,反而在多元力量支撐下持續發展。
2025.05.06 16:05:13
IFF洞察|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科創企業普遍具有輕資產運營、高風險、高不確定性、高投入和長周期的特點,按發展階段可分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融資需求。科創企業的失敗率高,絕大部分企業可能創業失敗。因此,科技金融的發展又要平衡好創新、風險、收益等多種關係。
2025.04.29 14:43:17
IFF洞察|金融工具如何護航科技創新
近期,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從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產品體系、專業能力和風控能力建設出發,提出七方面20條措施。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3部委發布文件,就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提出具體要求。我認為文件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5〕8號)有關要求,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5.04.22 16:26:31
IFF洞察|構建科技金融新範式 賦能科技創新策源地
在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不僅是破解科技企業融資瓶頸的關鍵,更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引擎。武漢是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正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與國際合作,探索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2025.04.17 18:01:23
IFF洞察|AI與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困境
人工智能(AI)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引發全球治理體系的深層變革。根據國際智庫預測,2025年全球AI投資規模預測將在2000億美元左右。儘管技術革新為環境治理、產業升級與社會公共服務帶來了全新機遇,但其衍生的高能耗與社會分化等問題亦逐步凸顯。在此「技術賦能」與「治理挑戰」並存的現實語境中,如何實現「科技向善」的願景,亟需我們建構更具系統性的分析框架,以揭示AI與可持續發展的複雜互動機制。
2025.04.14 15:51:54
IFF洞察|從杭州六小龍看中國產業創新趨勢
近年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杭州「六小龍」(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強腦科技、雲深處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崛起,不僅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標杆,更折射出中國產業創新從單一突破向系統化、生態化轉型的深層邏輯。這六家企業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遊戲開發、腦機接口等領域的突破,既是技術革命的縮影,也是中國產業創新的未來趨勢。
2025.04.08 14:36:03
IFF洞察|中國數字經濟呈現高品質發展
DeepSeek問世一個月,其應用登頂了140國家的App Store的應用榜首,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新科技是有實力的。因為科技新質消費,它符合當前社會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政府加力支持這些新型消費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和消費市場發展。
2025.04.07 11:26:46
IFF洞察|全球化不會因重大危機而逆轉
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巨變,將盡享全球化時代紅利的一代徹底從睡夢中驚醒。隨着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未來世界必將更加複雜,人們必須面對曾經緊密相連的世界正在向碎片化發展的現實。雖然經濟學家在預測未來方面有失水準,但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教訓,卻不乏視角獨特的見解。哈羅德·詹姆斯的《七次崩潰》便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僅是一部金融和經濟史,更是一部關於人性、權力和制度的社會史。
2025.04.03 17:16:59
IFF洞察|AI時代下領導力的轉變
日新月異的AI滲透,人人必談AI應用,最近縈繞的話題又想起來,我們古老的主題領導力在這個AI時代該如何適應和轉型,才能讓我們自處和發展他人呢?
2025.04.02 14:38:37
IFF洞察|人工智能化時代下的世界圖景
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期間,中國的開源AI模型DeepSeek爆火出圈,引發了全球科技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這一現象既體現了技術突破的里程碑意義,也折射出行業生態與用戶需求的深刻變化。技術突破層面,DeepSeek重構了AI研發的底層邏輯,通過算法、架構的創新,顛覆了「算力即權力」的行業法則,打破了AI領域的「不可能三角」(模型性能、訓練成本、硬件規模難以兼得),被視為對算力霸權的有力挑戰。DeepSeek也成為了全球最快達到2000萬日活躍用戶的應用,深受公眾追捧。在這一現象的背後,更深層次上,DeepSeek的開源模型讓行業重拾對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信心。
2025.03.20 17:49:32
IFF洞察|產業政策的復興與平衡之道
在過去幾十年中,傳統經濟學普遍認為不應該採取關稅、進口替代和補貼等措施來選擇獲勝者,這似乎成為共識和常識。然而,產業政策現在又重新回歸,尤其是在一些發達經濟體中。是否有理由支持良好的產業政策?同時,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如何在新的補貼戰中獲勝呢?
2025.03.17 10:37:57
IFF洞察|全球大變局 國際合作實現共贏
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新一任總統,從經濟改革到邊境安全,從能源獨立到外交國防,特朗普新政府的內外政策轉向和調整無疑將給美國與世界帶來多重衝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值得關注:首先是地緣政治的動盪局面。有人將其稱為不確定性,這其中包括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可能引發關稅戰爭,甚至是貨幣戰爭。這種情況會在全球經濟中以周期性的方式反覆出現,給全球貿易和經濟帶來新挑戰。
2025.02.19 14:54:3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