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75周年的新中國,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位,人民幣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已晉身全球第四大支付結算貨幣。有銀行界人士表示,國際市場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斷提升,人民幣作為投融資貨幣的功能不斷強化,可為香港帶來更多金融業務機遇,大大增強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的地位和影響力。香港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重要貢獻者、受益者。隨着國際市場對人民幣需求日增,香港更應做大、做強、做優離岸人民幣業務,為助力人民幣「出海」國際化發揮重要作用,彰顯香港特殊價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優勢地位。
香港自2004年開始參與離岸人民幣業務試點,20年來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不斷壯大,現時處理全球75%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近年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穩步增長,參考金管局數據,今年以來,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額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為離岸市場全球第一,其中今年5月更錄得1.13萬億元的紀錄新高。
中國的經濟實力及國際政經影響力持續提升,人民幣作為投融資貨幣的功能不斷強化,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措施,如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及跨境理財通相繼推出,促進人民幣資金雙向流動;去年「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推出,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幣產品的種類。
國家財政部連續16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單計去年在港發行或安排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總額接近5,000億港元;內地省市多次透過香港的融資平台發行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募集資金用於當地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充分發揮香港連接國際資本和內地優質項目融資需要的橋樑作用,亦充分展示國家支持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決心,有助吸引更多國際資金匯聚香港。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位,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接受度亦持續提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人民幣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地位,在國際支付佔比為4.69%,人民幣在進行雙邊貿易、投資、儲備等方面的使用程度和需求日益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更應當要把握這些變化,扮演好「試驗田」「防火牆」角色,為人民幣相關經濟活動提供支撐和法律專業保障。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要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同時要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香港要把握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機會,加強與內地合作,研究落實各項互聯互通計劃的擴容增量方案,豐富產品選項,包括在港推出國債期貨;積極探索安全、便捷和低廉的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擴大人民幣的使用和流通領域;特區政府、金融機構加大力度在國際上尤其是「一帶一路」新興市場推廣使用人民幣,以香港優質金融服務為人民幣國際作出實在的貢獻,促進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長足發展。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國慶75周年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