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日記20|雙向奔赴的團聚
文/敖敏輝
2023年1月16日
15日晚上,葉女士看到我搭乘高鐵赴港的朋友圈消息,立即發信息給我,問我人多不多,過關麻不麻煩。當得知廣州南站30分鐘換乘時間足夠時,她立即買了江西到廣州、廣州南站到西九龍的兩張高鐵票。
葉女士是香港人,兒子小權與我的兒子是幼兒園同學,她在廣東工作時與小權的爸爸相識、相戀、結婚。如今她人在江西,對粵港通關的信息和通關現場的情況,了解得不夠。對她而言,父母在香港,自己在廣州安家,又在江西有個老家,一共有3個家。之前,因為疫情原因,她沒能回港與父母團聚,今年通關後,她覺得春節一定要在父母身邊。
15號,我在廣州東赴港的列車上看到,119名抵達香港的旅客,多數是返港過年的港人。這三年,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沒能和香港家人好好過一個春節。就像旅客冼女士說的那樣,奔赴團圓的路,今年最順暢。
在從香港西九龍站返回廣州東的列車上,兩類人最多,一類是在內地有親人的香港人,他們當中,中老年人居多;一類是在香港工作的「港漂一族」,年輕人佔絕大多數。
這三年,「港漂一族」也是最難熬的一個群體。香港只有3天公眾假期,如果回內地過年,很可能需要調休。而疫情期間「14+7」、「7+3」之類的隔離政策,如果沒有獲得公司的特別安排,要回一趟家,可謂難上加難。
我所在的一個以「港漂一族」為主的微信群,最初群名稱為「珠深隔離群」,恢復通關的政策公布後,改為「珠深通關諮詢群」。春節臨近,群名又改為「珠深回家資訊分享群」,幾乎成為了一個返回內地過年的綜合諮詢服務站。
南上北下,雙向奔赴團年的日子,又回來了。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3/01/17)
相關閱讀:
編輯:
江月
評論